2009年7月22日星期三

悟道



這一陣子,喜歡研究佛學,尤其是禪宗,可能因為禪宗與藝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禪宗的起源,有說來自東渡中國的達摩禪師,可是來源應該追塑到更遠的歷史之中:釋迦牟尼與摩訶迦葉的拈花微笑。

釋迦牟尼在靈鷲山講課時,我想就像現在大學的課堂一樣,學生們圍著教授而坐,專心於受教。有一天教授甚麼也沒有說,只是拿起一朵開得燦爛的鮮花。學生都不明所以,惟獨摩訶迦葉破顏微笑。釋迦牟尼便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與摩訶迦葉」這句話即是說,世上存有一種教學的方法,是不須要受文字言語而制肘的。

一個人的智識就是看他的文字言語有多豐富,不能用說話文字正確表達出的東西就是難以使人理解,甚至可能產生誤會。換言之擁有轉多文字片語的人,理應就是越容易使人明白自己想所思所想的人。可是,另外的問題又出現了,即使我能妥善地表達自己,卻不能知道接收者得到的就是我想給予的,很多無畏的紛擾就是自此而生。最理想的方法,當然就是就是像水一樣,將代表智慧的水從一個杯中直接地倒進另一個水杯而中,這是就「以心傳心,見性成佛」,亦是釋迦牟尼教晦的補充。

禪宗都是講求悟道與修行,用修行累積的經驗都了解自身與世界的能力,分別在於漸漸地感悟,還是剎那間的頓悟;透過公案機鋒,還是靜默自修。然而,悟道是甚麼?是終點,還是起點?若果悟道是不是代表像電玩一樣,某個時刻便會遇上終極Boss,戰勝了就過關往更好層次出發?或者累積足夠經驗後,便會出現Level Up的字樣,能力升華了?雖說人本應俱足,只是受世俗污染蒙蔽,可是如何才能清除,發現自身,或者甚麼才是明淨的自身?發現了之後,或者悟道之後,又是怎樣的世界?

刻意去領悟,以悟作為修行的目標,無異於走進自以為是的陷阱。研究悟道後的世界,則與問畫家,當他此刻作品畫成後,會有甚麼打算一樣愚笨。如果將畫視作修行,一旦畫作完成,便珍而重之地日日觀看把玩,除此以外不務正業,縱使作品何其完美,作者頂多是畫匠,絕不會是畫家,因為作品將他的畫家之路,導向了美麗繽紛的自滿山谷。相反,真正的畫家完成作品,可能會高興、欣賞、贊歎,激動過後,卻回歸平靜,重新發摒靈感,展開新的修行之路,因為他知道作品的誕生,同樣代表義意念的枯死,所謂的價值只是外人強加的。

因此,禪和繪畫、寫作、攝影一樣,悟道與作品只是漫漫學習長路的誘人風景,引誘人偏離越加難行的修行之路,踏進停濟不前的自縛魔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