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2日星期六

《先知》

"論愛"

當愛向你們召喚時,跟隨著他,

雖然他的路程是艱險而陡峻;

When love beckons to you, follow him,

Though his ways are hard and steep.

愛除自身外無施與,除自身外無接受

愛不占有,也不被占有。

因為愛在愛中滿足了。

Love gives naught but itself and takes naught but from itself.

Love possesses not nor would it be possessed;

For love is sufficient unto love.

日中靜息,默念愛的濃歡;

晚潮退時,感謝地回家;

然後在睡時祈禱,因為有被愛者在你的心中,有贊美之歌在你的唇上。

TO rest at the noon hour and meditate love's ecstasy;

To return home at eventide with gratitude;

And then to sleep with a prayer for the beloved in your heart and a song of praise upon your lips.

2010年3月8日星期一

《吃掉未來的齒裂植物》



《The Day Of The Triffids》的故事背境其實很簡單。由於過度使用化石燃料,人類飽受著溫室效應之影響,然而男主角 (Dr. Bill Masen) 的父親卻在Zarie的森林中發現了一種肉食性的植物,Triffids。這種植物能夠像動物一樣自由活動,並且帶有劇毒,特別喜歡以觸手狀的物體攻擊人的眼睛。主角的父親發現基因改造後的Triffid能夠為人類製造出一種比化石燃料更有效,同時卻有更低污染性的燃料,不難想像,為了解決嚴重的溫室效應問題,大批的Triffid便被人捕獵、基因改造及囚禁在英國的心臟地帶倫敦的特殊設施之內,為人類服務。

可是大部份的公眾只知道Triffid的好處,至於其性格之兇猛卻被當權者刻意的抹殺了,自此人們便不自覺地和兇猛的捕獵者毗鄰而居。兩者一直相安無事——人類照常消費燃料,Triffid繼續製造燃料——直至一天因為一場歷無前例的太陽風暴(電影版)/ 奇異的綠色彗星(單行本版) 察過地球,將囚禁Triffid的設施中斷而告終。饑餓的Triffids因此得到自由四出獵食人類,更不幸的是奇異的天文現像將大部人弄盲了,故此面對行動緩慢的Triffid亦變得無還擊之力,成為待宰之羔羊。

Triffid在故事中的角色不單止是兇殘怪獸,更加是體現人性陰暗面的一大助力。由於通訊設施的失靈,以及大部人失明,現存政府架構馬上崩潰,取而代知的無數團體社群的興起,而且這些社群中的權力登時落入了僥倖避過失明之劫的人手中。為了生存,無用不用其極:舊有政府組織為了重組政權,選擇性地保護「高功能失明者」,而放棄更多弱勢社群,將人徹底的物化;流氓組織視覺建全的隊軍四出搶掠劫殺;甚至偏遠教區以傳教之名,將區內失明的老弱傷殘騙進森林中,供Triffid享用,以換一夕安睡。失明與恐懼推翻了生命平等論,健全的比不健全的生存價值高,而不健全的卻又比老弱傷殘者高,生存權的金字塔遂因此建成,重新自覺地走進自然界的食物網之中。

當然故事中不只一股腦兒述說人類的陰險,亦有值得欣賞之情操,比如將軍Coker置力要求健全的去保護失明的、偏遠教區努力接濟途經的落難者等,可是一如現實世界,壞人總比好人多,可是實際操作勝負大權的卻又是選擇沉默的一群。至於故事結果,無意在此詳述,然而心水清的讀者憑故事名稱《The Day of Triffids》(三腳樹之日)也應該能差到十之八九了。

介紹來到這裡看倌或會質疑故事的編排是否合理,尤其是政府和科學家等人都知道Triffids的恐怖,仍然將養殖場置於倫敦市中心附近是否有違常理,一如核子發電站的設置問題一樣,將其置於市中心的話,萬一有任何事故發生,問題便會以一發不可收拾之勢極速擴散。可是人類偏偏就是如斯的短視,猶其站在短期利害面前,就算不用濫用化石燃料來換取燈火璀璨的這樣的老生常談作例子,身邊還是有無數的例證以供參考,好比如我們豪宅的廣告總是會所、美人與夜景,對於真正影響生活素質的室內間隔與周邊配套卻隻字不提;或者政府新基建的出籠首先出現的是能夠制造作幾千幾百的職位,對於基建於香港的角色卻鮮有提及、而且職業權益的立法更是障礙重重;又或者我們的高鐵大白象,邊緣化的恐懼以及同城生活圈的誘惑已經蒙蔽了很多人的視線,更可怕的是為了成就高鐵的利益,社會的公義正面對Triffids入侵的倫敦社會一樣迅速瓦解,人不再平等,某些人的生活價值比另一些低微,被犧牲掉也談不上可惜。高鐵,又豈不是活在我們附近的Triffids?面對如此種種,我們還可以取笑作者John Wyndham的不合常理嗎?

主角Bill Marsen對於Triffid災禍所作的總結是“We keep our eyes closed, even when we can see.” 冷漠的態度是造成社會迅速崩潰的主因。這是非常值得我們警剔的。

延伸資料:
《The Day Of The Triffids》, John Wyndham, London : Gollancz, 2001./
中譯本:《侵略地球的齒裂植物》,約翰.溫達哈姆著 ; 葉振聲譯, 高雄 : 大眾, 1978

2010年2月22日星期一

讓別人依賴你

讓別人依賴你

明智之士更願意別人需要自己,而非單純感激自己。(Wise man would rather see needing than thanking)

對人的希望,比對人的感激更為持久。(Hope has a good memory but not gratitude)

不斷維持別人的希望和依賴,使得他總有所求,唯有如此才能確保別人不會因意義盡失而將尊重與敬仰一同帶走。

讓事情暫時秘而不宣

讓事情暫時秘而不宣

老早亮出底牌,無趣又無益。

不要急於表露自己,否則會喚起期許,尤當你所處的位置成為人們目光之時。

將自己的決定公告周知,是為批評留下空間。如果碰巧不成功,則是雙倍的不幸。故不妨謹慎而沉默(Cautious Silence)

節自《The Art of Worldy Wisdom》

2009年11月27日星期五

書評《我所愛的香港》:以思辨之翼,翱翔荒誕之城

《以思辨之翼,翱翔荒誕之城》

書評《我所愛的香港》
作者:林夕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售價:人民幣25元

買這本書,是因為我將林夕視之為一個品牌(Brand) ,文字質素的保證。畢境,林夕文字從其歌詞而知一二,自然流暢得有如落花流水,縱是萬變不離其中的情愛之事,也能推砌出河塘撈月般的詩意。故此,在他筆下他所愛的香港,應該堪比雪夜富士。可是,在閱畢後不單看不到文字雕琢而成的美境,反之文筆所到之處盡是狠狠鞭撻,雖然可用「罵他等同愛他」的畸形邏輯作解釋,然則香港雖荒誕劇近乎天天上映,可是總有可愛處吧?

書中對於社會時事的鞭撻,觀點雖然不是全盤接受,但是必須讚許林夕思辨之周詳與尖銳,譬如在《菲佣的石屎洞》:在為外籍佣工應否受惠於最低工資的爭辯中,主流意識都執著於僱主須為外籍佣工提供食宿,而視之為反對納入最低工資的抗爭武器時,林夕卻一語道破所謂「食宿」的幌子「號稱包食宿…實在等於二十四小時候命…整天在別人的家聽著老板與家人之間用陌生語言交談…」當切身處地幻想自己乃是佣工之時,難道敢於拒絕老闆所謂「下班後」吩咐煮夜宵的要求?切勿忘記你和老闆大人只是被六英寸厚的空心牆壁分開罷了,此乃名符其實的與敵同眠。再舉一例,《民粹贏回來的一個鐘》正是針對當時熱鬧全城的天星碼頭事件,尤其是當時忽然愛上鐘樓,開口閉口大談保育的立法會一眾煽情議員。在此,林夕的提問是如果議員真的是衷心地保護香港文化特色,為甚麼要到臨近施工是才發起保護行動?若以市民不能夠理解諮詢文件之專業字眼而錯過在諮詢期發表意見作籍口的話,那麼作為市民代表的議員不單止「肉食者無能」,未能引導大眾理解保護天星的重要性外,更是突出了立法會的諂媚文化與跟風取向的態度—欠缺專業判斷,嘩眾取寵。所以,林夕對於天星事件的評價是「對於議員的水平,比對天星被拆更加可惜。」辛辣中不無痛心。《我所愛的香港》一書中最有趣味性的,就是這些敏銳的思辨。

讀畢整本書後,如果還有興致倒不妨對書名再作猜測。究竟命名《我所愛的香港》動機何在?以下是我小小的分析:林夕的香港可愛或許不在於名店林立、或是太平山夜景,而是此城中的矛盾、奇情、荒誕、低智,足以成為他以靈活思辨作翅膀,翱翔其中。

囂張嗎?的確囂張,可是他偏偏就有這個能耐。

2009年11月8日星期日

工業大廈需要的是「美化」,還是「活化」?

工業大廈需要的是「美化」,還是「活化」?

工業大廈活化政策美其名是為加強創意文化產業發展,但是稍加留心不難發覺活化計劃的得益者卻非本土藝術創意人才,而是極具生意頭腦的地產商賈。原因很簡單,此處的「活化」並非去維修保養殘舊工業大廈,卻是指「美化」:將它們以文化之名化粧成為高檔的消費品 ,SOLO正是一例。4千元的尺價,對於無數的藝術工作者可謂觸目驚心,面對這個叫價不得不反思工廈的活化,究竟是為了吸引已經早已享譽國際之主流藝術團體進駐香港,抑或是去培養本地的文化產業,甚至關注那些主流圈子以外,充滿生命力的非主流藝術?答案十分明顯,一如西九龍的策劃,政府鐘愛和關注的是前者,而非本土佳品。這是很悲哀的,因為一個自誇國際都會,卻只懂得跟隨主流文化的城市,和欠缺深度思考能力和改變現況的夜郎並無二樣。

工廈活化和目前內地的藝術熱潮並非無關。近幾年期,藝術品風頭正盛,不少當代作品皆以天價成交,而且還有很多藝術村發展得極具規模,直接帶領了地區發展,比如聞名遐爾的北京藝術園區、宋庄藝術村等皆成了旅行必到景點。向來短視的特區政府被這股價值天文數字的藝術風吹得頭昏腦脹是可理解的,但是將藝術文化村的概念,在忽略其歷史發展維度下照辦煮碗地移師香港,欲在藝術熱中欲分一杯羹卻是可笑和無知的。

暫且放下藝術村是否遠離藝術本身的問題,以宋庄為例,這裡的緣起正是一群沒有能力支付城市高昂租金的藝術家,在城郊自發製造一片天地的故事。城郊村屋與空置工廠一方面提供了相宜的價格,使藝術工作者能夠毋須為保頭上之瓦而形合大眾口味,只須專心個人創作之外,另一方面貧乏地區本身同樣是創作動力之源,畢竟創意源自強健之精神,總是在物質生活貧乏之中才能得到造就。宋庄給予的啟示是帶動藝術文化村崛起的應該是藝術創作者自發的行為,而非政策的推動,更不應該是來自官商利益糾纏不清的政府之手。

如果文化及創意產業是香港長遠發展定位,那麼真的務請政府摘下短視和唯利的眼鏡,聆聽業界的意見,重新檢視藝術文化政策,確保香港不單止有能力招來國際創意藝術團隊,更是培養本土文化人才的土壤。否則,怕只怕空折騰後,甜頭吃不了,還拖累一群願為藝術獻身之朋友一起焦頭爛額,再次成為國際笑話。

2009年11月5日星期四

畫家之死

碧空如洗,天空盡是一遍湖水藍,半點雲絮沒有。無休止的藍漫延至眼睛觸不到的地方。天氣今天有點冷,據說是入秋以後的第一個冷峰。我坐在園子裡,跟前是燒得正旺的火爐。

紅色的火舌像跳舞一樣躍進天空。我把一張又一張的水彩畫,緩慢地放進火中。繪滿雀鳥的畫,在火中發黃、發皺,慢慢變成一團黑煙飛上天際。

心神有點彷彿,一是驚覺生命的無常,想不到早兩天還在嘻嘻哈哈的人,今天卻成了故友。雖說不是深交,而且即使他沒有在滑下樓梯,他年齡之高也算是行將就木之人,但是看到他枯黃的臉,總有點神傷,畢境以前的他不是光彩照人,總算是精神飽滿的老者。

二來更想不到他會執意將所有的畫全都燒掉了,而且更是指名道姓地要求我幫忙。莫奇妙的說話,莫名奇妙的意外,莫名奇妙的人。

我喜歡叫他作畫家。雖說是畫家,但其實他只畫掃描,地地道道的實物掃描,而且對像是雀鳥。據他說他畫鳥已經四十年了,第一幅是在巴西時畫的。所以當在他死去後的第二天,我拿著他給我的鎖匙打開他家的上了鎖的書櫃,內裡全是色彩鮮豔的飛禽,展開翅膀,躍躍欲飛。

坐在畫家狹窄的客廳中,翻看了大概有二百張吧,沒有仔細地點算。本來只打算匆匆拿走畫作,在自家的後園燒了便完事,至於變成坐在客廳中看畫,我也不清楚,大概是被它們靈動的眼睛吸引吧。說實在的,這些雀鳥的眼睛比起真實的更是生動,而且呈現著人類的情感,或是羞怯、或是憤怒、或是自在、或是歡愉,全在黑漆的墨水中坦露出來。我想這些畫,放在藝術展覽館或嫌技術不足,但作為裝飾畫作出售應卓卓有餘,畫家的生活亦應該大為改善,未至於拾荒為生。

最後一張畫是畫在褪了色的紙上,紙的背面是一張寫滿密密麻麻英文的廣告單張,因為褪色之故,詳細是屬於甚麼產品已經不得而知,大概是飲品的廣告。這張畫,應該有相當的歷史,起碼三四十年。畫的是一隻只有下半身,筆蹟斑駁的雀鳥,應該修改了很多次。畫中鳥的羽毛長得不合比例,而且印著像豹紋一樣的斑紋。說真的,在我腦中從沒有見過這樣的鳥。紙的右下角,寫著C.Y. Brazil,根據畫家的風格,應該是說這隻鳥是在巴西發現的,應該也是他的第一幅畫。

本想保留這幅畫,作為故友的一個紀念,可是當想到畫家或者想在雲端完成這幅作品,便將它放到火中。

豹紋的鳥發黃、發皺,慢慢變成一團黑煙飛上天際。